再深的佛法,也离不开众生 对它的 和理解。这个空到底究竟不究竟?空性,到底是空还是不空?是空到什么地方?是空到底了吗?空性 ,也就是说,这个空在现实生活中也好,在学佛中理解的佛理也好,是究竟,就是 了。因为这个世界一切都是空,佛陀早就告诉我们“ ”。
要 ,对这个世界的空性,不能整天说“反正空了,反正家也没有,反正家具也不要,反正我什么都不要,我无所谓了”,那这个人就是 。所以不走偏的话,一定要中观正见, 。在人间,是空吗?是空的,但是 完全的空,而这个空是 ,就是假的身体、假的物质 借给我们用一用,它不是一种 的拥有,也不能够带走,不会 ,所以这种虚空不能影响 的空。
毕竟最后就是空,当你 了这个世界的智慧,懂得佛陀的智慧的时候,你就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 。怎么样让你心中能够得来这个空?比方说有些人喜欢打坐,坐在那里脑子里空,“不要,我要空,我要空……”但是他脑子里空吗? :“水烧开了吗?待会儿去接孩子了。今天晚上还有什么东西没买……”你们很多人在 的时候,就会想起很多事情还没做,本来忙忙碌碌的时候根本想不起来的,一坐下来念经,什么事情都想起来了,“我还忘记了这个,我还忘记了那个……”
实际上就像茶叶沉淀一样,人一 ,很多 就起了。因为你忙着天天在 ,那你就是“空忙”。真正的空性是什么?这个空 的,你忙了半天想求空,这个空不是求来的,而是自身的一种 ,是“空”来 你,不是你去 。也就是说,一个人要完全地 ,是 地放下,它 就慢慢地空了,它就来了,脑子里没有 了,没有 了,没有各种各样虚幻的 、 ,那么空就来到你的身边;而不是你满脑子都是杂念,满脑都是意念,满脑都是妄想的时候,“我求啊求啊,求菩萨让我空啊空啊,不要有杂念”,那你忙到最后就叫“空忙”。
你们要懂得这个道理,当你懂得这个道理,“我不能 ”,而是要把自己所有的杂念放下来,那这样做到 ,那就是 。你们现在在听师父演讲,有些人很认真,有些人脑子里还没空,还在听师父讲什么。有些人是自然空,听到师父讲到这个 ,“很好啊,师父讲的白话解释佛的道理很好”,其他的根本不去想,叫“自然空”。而很多人在想“以后生活中我要空,我一定要听话,我一定要把杂念去除,我一定要把妄念去除”,那你还是在杂念中,还是在妄念中,你这样求空,怎么空得了?
要懂得,我们 是正常, 也是正常。因为你感受到空,你已经在 当中;当你没有感受到空而自然空,那实际上你的杂念早就跑掉了。学佛人学到后来智慧生起的时候,比方说别人杂念纷飞,跟你谈一些人间的杂事,他会使你变得跟他一样非常烦躁、非常懊恼,这时你顺着他的脑子去了,你就是 。这个时候你脑子里会想:“我不要听他的,我要空,我要空,我不要去……”那就是你在把自己的空 。你完全 了, 了,心中没有这件事情,你才自然没有这个寂寞。所以告诉你们,不是你去空它,而是它自然地把你 ,变成一种完全的 、在你心中的 。
很多人在求空中走了很多反路。反路是什么?就是背道而驰,应该走这条路的,他没有走。很多人 了,说“佛法都讲空的,反正到最后都是空的,我现在就空了”。怎么空?“我什么都不管,我什么都不要了”,那是 ,它不是 。了解本空,你才能真正地 。本空是什么意思?你想把自己的思想、感觉停留住。我们人活在这个世界上,很想把自己的思维停留住,把自己的意念停留住,实际上师父告诉你们,停留不住的,你只有把这些全部 ,不去想, ,才能找到第 意识的本空。很多人想不通,就把想不通的感觉留住了;当你一烦恼,你把烦恼就留在了心里。当你在痛苦的时候,这个 是空不掉的,因为你的第 意识、第 意识已经把你的本空给 了。
怎么样能够接触到本空呢?实际上感觉到痛苦,感觉到烦恼,就是“ ”,就是 的根本。因为你烦恼,接受了一些 ,这些负能量有 的,它的业障很重,你就会被痛苦所束缚,被这种负能量的力量捆住,解脱不了,你就有业障。所以 的人,就是被这些 所 。
有时候很多人说“我想空”,靠坐禅,觉得打坐很静。坐禅的确会让你变得空,但是很多人一边坐禅,心头还是想“我要有个静的境界,今天哪怕打坐,我也要安静,我要空”,那你还是在寻找着 ,还是在“受阴”。你如果坐下来打坐,想都没想,就是打坐,这时脑子里什么都没想,连打坐的 都没有,连说“我想要空,想安静”的念头都没有,你是不是已经进入了空性?你在想这些的时候,实际上会 。打坐的时候说“我今天打坐是为了把上个礼拜很多烦恼的事情消除”,那么你解脱不了的。打坐,打坐到你觉得空了,“我现在不想了,我打坐打空了”,你又 了,因为你著 了。
所以 非常非常难,你今天说“我打坐好了,我没有杂念了”,实际上这个杂念还在你的心里,因为你心里在想“我没有杂念了”。你想到了这个杂念,这个杂念在不在你的心中?百分之一百在你心中。就像很多年轻人谈恋爱说“我不要他了。算了,他不要我,我也不要他了,我早就把他忘记了”,你说忘记了没有?过一会儿人家问她:“你别痛苦,你把他忘记算了。”“我想都没想过他。”你说她心里有没有他?所以真正的 ,完全是根本 存在了,真正的空性是 ,没有任何意识 自己要去做这个 ,连这个空相都要空掉,没有空啊。你说空了,觉得清净,可是既然还有个“清净”,你又不空了。你心中说“我把这件事情忘了”,那这件事情还在你 里。人家问你:“你这件事情忘了吗?”“什么事情啊?”你真的 ,真的叫“空性”。
佛法就是这么奇妙,佛陀在两千五百年前就能够让我们每个人的 里充满着智慧,让我们能够解脱,理解这个世界是 的,让我们早日解脱烦恼,就是让我们能够早一天脱离 , 。
给大家讲个故事。在拘留国有一位婆罗门名叫摩诃密,是富贵之家,连拘留国的国王都拜他为师。摩诃密这个人虽然很豪富,但是他的本性非常悭贪吝啬,非常要钱,不信佛法,听到有利可图,无不争先恐后地想得到它。摩诃密有七个女儿,这七个女儿长得可漂亮了,个个都是花容柳腰,美貌无比。这七个女儿,她们的衣饰都是以金银璎珞庄严着(也就是说都是穿金戴银,非常漂亮。庄严是什么意思?穿的衣服让人庄严了,就好看了)。
婆罗门觉得有自己这七个女儿,无比骄傲。有一个人就对他说:“婆罗门,你将女儿化妆之后在街上行走,如果大家都说她美丽,我就给你五百两黄金;如果有人批评她们不美,你就给我五百两黄金。”婆罗门对女儿的美貌非常有信心,他觉得这个打赌对他非常有利,所以就叫七个女儿:“孩子们,全部给我打扮打扮,我们到外面马路上去游走。”结果九十天当中,他带了这七个女儿巡游各地,看到的没有一个人不赞美他的女儿漂亮,都说漂亮。婆罗门不以此为满足,他得了五百两银子之后还不满足,听说有个佛陀(佛陀在另外一个国家),他还带了七个女儿到祇园精舍,希望让佛陀来夸夸她们,抬高这七个女儿的身价。
他见到了佛陀,就对佛陀说:“佛陀,您游化各国,您有见过这么美的女郎吗?”他以为佛陀一定会赞美的。哪知道佛陀说:“这七个女人,外表没有一点可以说是美的。”这个婆罗门非常不开心:“拘留国中没有一个人说我的女儿相貌丑的,到了舍卫国来,为什么你说我的女儿长得丑陋呢?”
佛陀回答道:“世界上的人都是以面容的美为准,而我认为身能 细滑,口能不说 ,意能不起 ,这才是真正的 。”婆罗门无言以对。
在这个故事讲完之后,师父要告诉你们,从心理学上来讲,我们人对事物的认识,精神对物质的认识活动,存在着相互渗透、彼此制约、彼此 的两个方面,就是 。我们看一样东西,眼睛看到的实实在在的东西,实体认识,真的 的认识,那才真的是 的 。表面上一个人长得好看,你要看他 是不是善良。在实践中,我们 佛法、 佛法形成 和 。我们学佛人要懂得什么叫真正的美。能够学佛的人,不贪、不瞋、不恨的人,那是真正的美,没有 的人是美。不贪的人,“真的”——这一对他美的 过程,实际上就是追求 中的美,要求 的和谐,达到美和善的 。表面上的东西并不能说明它 含蓄的东西。
我们人类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其实很复杂,因为我们眼睛看到的东西比较复杂、凌乱, 都分不清楚,我们不知道很多东西是好的还是不好的,从小父母亲教我们的一些 的问题,都不一定是 的,所以让我们在这个人间有时候黑白不分。实际上,在你认识自己 的时候,要懂得内心 的本质是永远 的。
小时候我们很善良,损坏东西我们就要赔,但是父母亲可能看你损坏东西,一看边上没人,拖着你就走,你可能还会拉着母亲或者父亲的手说:“爸爸,我把他们东西弄坏了,我要赔他们。”当你 到你的本性中,实际上是 的。犹如一张白纸,你画上了各种图案,不管画上什么图案,最后只要用褪色的墨水把它洗刷,就像油画一样,你把它给洗掉,还是恢复它本来的洁白。每一个人的 还是洁白的,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佛的道理。我们的本性都是 的,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 才能理解 ,否则被 所染,永远不知道佛性——真正 。
所以师父要你们 ——认识自己的心就是这样。我们要用 的水来涤荡内心的 ,洗刷昔日内心的 。我们内心的纯洁是 的,这就是为什么要 ——来 我们拥有的 。佛陀在两千五百年前就告诉众生:众生皆具佛性。我们只有把自己的 修出来,把我们本性中最 、最 的佛性修出来,才会找到真正的 ,才能真正地理解佛法的 。
好,今天跟大家《白话佛法》就说到这里,我们下次节目再跟大家继续说。谢谢大家。